艺术资讯

全部

评论

动态

观点

视频

赝品声明

Comment

News

Opinions

【评论】特立独行,开辟中国画新天地——邵大箴论晁海水墨艺术

发布时间: 2023-12-26 13:54:15

作者:邵大箴

我认识晁海已经很久了,他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,当时他的展览引起了美术界的关注,也引起热议。关注是因为他的水墨画与我们平常看到的水墨画不一样,当时很多人不太理解,但是也有很多人对他在艺术上的探索精神表示赞赏。不理解是因为他的艺术表现方法与众不同,而赞赏的人认为他的艺术在探索一种新的水墨语言。

从古到今,水墨画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演变,文人画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。我们大家对中国画有一个了解,无非是两个方面:一个是文人画之前的中国画,像洞窟壁画、墓室壁画、寺庙壁画,这些是与古建筑相关的装饰性的绘画。后来自从中国画离开建筑环境之后,魏晋开始出现水墨画、彩墨画,一直到唐代、宋代的院体画;还有一个是元明清以来的文人画。晁海的绘画和文人画之前的壁画有关联,与院体画、文人画也有关联,但是和这些画都不一样。在当代来讲,他是特立独行的,与写意画、工笔画、水墨画、彩墨画等也都不一样。或者从理念上和当代中国画的两种形式也不一样,一种是与从文人画发展下来的传统形式不一样;另一种是与中西融合体的中国画不一样,中西融合体绘画是从徐悲鸿开始,或者再往前推一点,清代末期以来的中国画吸收西方绘画的观念和技巧所产生的。晁海的艺术与它们都有关联,与传统文人画有关联,与 19 世纪末期以来的中西融合体绘画也有关联。与文人画的关联在于他注重笔墨,与中西融合体绘画的关联在于作品中的体积感、体面感,不是完全用笔书写,而是用塑造的方式在平面上塑造形体,这点他和徐悲鸿,和再往前推的中西融合体绘画有关系、有关联,但是又跟他们不一样。所以习惯看文人画的人不习惯看他的画,认为他没有中国文人画的传统笔法、笔触和笔意,中国文人画的传统不太明晰;而与中西融合体的绘画相较,他在造型上也不是那么清晰、明确、明白,不太容易能让大众看的懂。所以这样一来,他的绘画不太容易让这两方面的人理解。

艺术这件事都是见仁见智的,有的人喜欢这个,有的人喜欢那个,而晁海的画是特立独行的。

https://img10.artimg.net/public/beian/jpg/202312/2e11612865575281dbd9adcf534ffb64.jpg

晁海 2006系列之三 252×128cm 2006年

有画家曾经说中国画有三个特点:一是哲学性,二是诗性,三是以书法为基础。他说前两个特点即哲学性和诗性,这些东西外国也有,欧洲的艺术也有,但是中国画以书法为基础,这是它独有的特点,我非常赞同。而许多人对晁海的绘画不理解我也尊重,黄宾虹说过如果所有人都说好的画不一定真是好画,黄先生说过他要画别人不喜欢的画。那么这位大画家说的第一点有哲学性,无论中国画还是西画都具有哲学性,哲学性是多方面的,其中有一点就是它的共性与个性。艺术既要有共性、大众性、普遍性,也要有个别性、特性、个性。这个说起来容易,但具体到艺术上是很难把握的。吴冠中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,他说艺术这个东西需要片面性,各个片面性加起来就是全面性。梁晓声先生正坐在我旁边,他是文学家,在哲学上也有思考。这个话从哲学的角度来讲,是很可笑的,怎么片面性加起来就是一个全面性?逻辑上说不清的。并不是所有的片面性加起来就是一个圆满的东西,可能更片面。但吴冠中先生是一个实践家,是一个画家,他说的这个意思我们可以理解,意思是说艺术家不能太讲全面,艺术家追求一个东西,一个方面,在这一个方面探究与挖掘下去,把这个井挖的深,在这个片面上做功夫,能做出学问和名堂出来。晁海那天到我家去聊天,我听他讲了一个半小时,主要听他讲,他都不打磕。他很自我,很主观,似乎也有一些观点是片面的,但是他很有思考,他的片面里面有很深的道理。刚才田黎明先生讲了那么多,我完全尊重他的意见。但晁海毕竟不是一个哲学家,在艺术理论上也不是那么全面深刻,但是他有一点,就是有思考,有思想,有主观意识,对艺术的创作原理有研究,有探索精神,在这一点上我非常尊重他。杨振宁先生曾讲他为什么欣赏晁海的画,因为他到陕西,到西北一看,周秦汉唐留下的石刻雕塑与历史文物对他很震动,他在晁海的绘画中同样看到这一点,也具有雕塑感、建筑感、块面感、体积感、重量感、稳定感,晁海把这些东西引用到自己的绘画当中了。

当然绘画不一定要有体积感,不一定要有那么大的重量感,不一定要那么浑厚,但也允许有浑厚感、体积感、重量感和稳定感。我们并不是希望水墨画都画成晁海这样的,但他研究、探索的精神是一个方向。晁海并不是不懂线,我看过他的素描、速写,还有早期的小幅作品在这方面都很有研究。但是他撇开那些传统固有程式,把那些知识、经验、体会用在了他新的绘画语言里面,他不断地用笔墨在宣纸上探索,在宣纸上一次一次反反复复的积墨,做成这种艺术效果。这样一来,他在水墨画领域开辟了新的天地。我多次强调不希望大家都画成晁海这样的水墨画,因为水墨语言不一定要像晁海一样把建筑感、雕塑感都用在里面,这是他个案性的探索。因为一种语言有一种语言的特点,像雕塑有雕塑的特性,罗丹是个雕塑大师,他在雕塑里面运用了绘画的语言,又适当保持了原有的雕塑感,所以罗丹成为一代大师。但是罗丹之后呢,他的三个学生都反对罗丹的做法,因为罗丹把绘画性引入雕塑,使雕塑的体积感丧失了,如果完全学罗丹的话,那么雕塑就走到另一条道路上去了。所以罗丹之后的雕塑家都反其道而行之,强调雕塑原有的那种力度、体积和重量,把光的感觉、色彩的感觉减弱了。这就说明一点,罗丹做了很重要的贡献,在雕塑里面引入了带有诗意的绘画语言,成为一代大师。但是我们不能完全走这条路,反过来还要保持雕塑原有的体积感、块面感、重量感,这就告诉我们艺术不一定要往一条路上走,是需要反复的进行探索和补充。印象派也是如此,为什么从梵高、高更、塞尚开始反印象派,因为印象派的语言运用了写意的方法,用了即兴的表现方式,但同时它也丧失了绘画语言中带有重量的东西,一刹那的感觉表现的很好,但是恒定的东西少了。到了新印象主义的点彩派,点彩里面表现的东西没有体积了,没有块面了、没有重量了。所以从梵高、高更、塞尚开始的后印象主义,绘画语言又向新的方向发展。为什么叫后印象主义呢?林风眠先生就将 post-impressionism 翻译成“反印象主义”。也就是说梵高、高更、塞尚从印象主义走过来,实际上是反印象主义的。

晁海继承了发表在《传记文学》上,他提出的五个领域的精华,中外古今他都融进来了。一方面他的艺术语言与传统文人画不一样,有反传统文人画的意味;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把传统文人画的精神、意向、写意的方法继承下来了,而且有自己个人独立的体会和创造。这是非常了不起的,不简单的,不是谁都能轻易做得到的,在这方面他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,从这个意义上,我赞赏晁海的艺术探索和他所取得的成就。

(2014 年 5 月 18 日于中国艺术研究院“水墨魂•晁海研讨会”上的发言)

(新闻来源:艺术家提供)